内蒙古博物院,前身是内蒙古博物馆,始建于1957年,2008年改称内蒙古博物院。它是国家一级博物馆,是内蒙古自治区最大的集文物收藏、研究、展示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主体建筑面积64000平方米,展览面积15000平方米。它设有展览陈列部、文物保管研究部、文物保护中心、文物保护研究信息中心等十个部室,下辖国家文物出入境审核内蒙古管理处、大窑旧石器时代文物保护管理所等机构。
内蒙古博物院收藏有古生物化石、历史文物、民族民俗文物15万余件,其中珍贵文物5600件套,国家一级文物650件套。它以草原文化为重点,形成了基本陈列《内蒙古古生物化石陈列》、《内蒙古历史文物陈列》、《内蒙古民族文物陈列》、《内蒙古革命文物陈列》
博物院的展厅大楼造型别致,极具民族特色。楼顶塑有凌空奔驰的骏马,象征着内蒙古的吉祥与腾飞,是自治区标志性建筑之一。博物院的展厅大楼有四层,其中二、三、四层用于展览服务。
二层:远古世界、高原壮阔、地下宝藏、飞天神舟四个基本陈列介绍草原文化的生成之地。
三层:草原雄风、草原天骄、草原风情、草原烽火四个基本陈列以板块串珠形式展示草原文化从古代——近代——现代的纵向发展线条。
四层:草原日出、风云骑士、草原服饰、苍穹旋律、草原华章、古道遗珍六个专题陈列以亮点聚焦方式呈现草原文化。
其中三楼的陈列是整个博物院的亮点,具有鲜明的草原民族气息。你能够观赏到战国时期的匈奴王鹰型金冠,这是目前国内发现唯一的匈奴贵族金冠饰;同样是战国时期匈奴的咬牛纹金饰牌;元代的黄金马鞍“卧鹿缠枝牡丹纹金马鞍”;辽代的“錾花银盏托”等等。这里的展出文物都出自匈奴、鲜卑、突厥、契丹、蒙古等少数民族。
内蒙古博物院是内蒙古自治区重要的文化机构之一,通过丰富的展览和多种文化活动,展示了内蒙古地区的历史、文化和艺术风貌,为促进文化交流和增进人们对内蒙古地区的了解起到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