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博物院,位于北京故宫即紫禁城内,建立于1925年10月10日。是在明朝、清朝两代皇宫及其收藏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中国综合性博物馆,也是中国最大的古代文化艺术博物馆,其文物收藏主要来源于清代宫中旧藏,是第一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故宫博物院位于北京城中心,东西宽753米,南北长961米,占地面积723600余平方米,周围环以10米高的城墙和52米宽的护城河(筒子河)。城墙四面各设城门一座:南名午门,北称神武门,左右为东华门、西华门,其中午门为参观入口,神武门为参观出口。城内古建筑总面积约16万平方米(一说为163,000平方米),整组宫殿建筑布局谨严,秩序井然,布局与形制均严格按照封建礼制和阴阳五行学说设计与营造,映现出帝王至高无上的权威。
城墙的四角,各有一座风姿绰约的角楼,民间有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条脊之说,形容其结构的复杂。紫禁城内的建筑分为外朝和内廷两部分。外朝的中心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统称三大殿,是国家举行大典礼的地方。三大殿左右两翼辅以文华殿、武英殿两组建筑。内廷的中心是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统称后三宫,是皇帝和皇后居住的正宫。其后为御花园。后三宫两侧排列着东、西六宫,是后妃们居住休息的地方。东六宫东侧是天穹宝殿等佛堂建筑,西六宫西侧是中正殿等佛堂建筑。外朝、内廷之外还有外东路、外西路两部分建筑。
太和殿:是紫禁城中的至尊金殿,即民间所谓皇宫中的“金銮宝殿”,这里是皇帝举行重大朝典之地。 初建于明永乐年(15世纪初),后经数次灾毁和重建。明嘉靖朝改名皇极殿。满清建都北京后改为今名,蕴含天下和谐的宏旨。现在的太和殿是清康熙年重建并留存下来的。
中和殿:中和殿明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建成,曾历经三次火灾,现存为明天启七年(公元1627年)重建,殿初名华盖殿,后改中极殿,清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始称中和殿。 保和殿顶为重檐歇山式,殿内沿袭宋、元“减柱造”法式,空间开阔,在清代是宴请王公、举行殿试等的地方。
乾清宫:位于内廷后三宫西侧,始建于明永乐年间,初名为“皇极殿”,是皇帝在紫禁城中的寝宫。清顺治二年(1645年)改为现名。
交泰殿:是明清时期后妃们召见皇帝的场所,殿内陈设着金漆雕龙宝座,宝座前设着精雕细刻的屏风和鹤形的香几。
坤宁宫:明代名为“顺贞门”,清代改为现名,是皇后正宫,皇帝的后宫。 外东路为左右结构的两进院落,前院为寝宫,后院东侧为祭祀萨满教的场所,西侧为储秀宫。
御花园:始建于明永乐年间,以后经过多次修整和改建,现存建筑均为清代所建。 园内建筑以钦安殿为中心,向东西两侧展开,园内青石铺地,形成一条南北向的中轴线。 东侧建有戏台、颐和轩、养性斋、无逸斋、澄瑞亭等建筑。西侧建有藏秀阁、读画楼、景福宫、紫气东来轩、花园子、千禧亭、仿膳房、存膳所、宁寿宫等建筑。
故宫博物院游玩路线推荐:
午门——文华殿(陶瓷馆)——太和门——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养心殿——西六宫区——御花园——神武门。
午门——武英殿(书画馆)——太和门——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东六宫区——斋宫——宁寿宫区前朝(珍宝,石鼓二馆)——宁寿宫区后寝(珍宝,戏曲二馆和珍妃井)——神武门。
故宫最佳游览路线:午门——武英殿(书画馆)——文华殿(陶瓷馆)——太和门——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养心殿——西六宫区——御花园——神武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