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沙山月牙泉,位于甘肃省敦煌市西南5公里处,是著名的敦煌八景之一,被誉为“塞外风光之一绝”。鸣沙山以沙动成响而得名。东汉称沙角山,俗名神沙山,晋代始称鸣沙山,其山东西长40余公里,南北宽约20公里,主峰海拔1715米。该山由红、黄、绿、黑、白五色细沙堆积而成。月牙泉则被鸣沙山环抱,其形状酷似一弯新月,因而得名。泉水东深西浅,最深处约5米,弯曲如新月,因而得名,有“沙漠第一泉”之称。泉内生长有眼子草和轮藻植物,南岸有茂密的芦苇,四周被流沙环抱,虽遇强风而泉不为沙所掩盖。因“泉映月而无尘”,“亘古沙不填泉,泉不涸竭”而成为奇观。
景点:
月泉晓澈,月牙泉,沙岭晴鸣,第一泉石碑,月泉古柳,药王庙遗址,夫妻柳,鸣月广场牌坊,民俗博物馆,鸣沙山等等。
月泉晓澈
月牙泉因其形酷似一弯新月而得名,古称沙井,又名药泉,清代始称月牙泉。泉在四面流沙的包围中,千百年来不枯竭不浑浊,风吹沙不落,“晴空万里蔚蓝天,美绝人寰月牙泉,银山四面沙环抱,一池清水绿漪涟”,此景深得天地之韵律,造化之神奇,令人神醉情驰,被称为“月泉晓澈”,是敦煌著名的八景之一。
月牙泉
是环抱在鸣沙山中的一湾清泉,东西长242米,形如玄月,故名“月牙泉”。由于它处在古冲洪积扇之间的洼地当中,松散沉积物中的地下水不断流入到月牙泉。尽管星转斗移,风啸沙鸣,月牙泉依然碧水粼粼,宛若明镜,一往情深地映照着鸣沙山。沙水共生,山泉相依,成就了“沙漠第一泉”这一世界奇观。
沙岭晴鸣
鸣沙山以沙动成响而得名。东汉称沙角山,俗名神沙山,晋代始称鸣沙山,其山东西长40余公里,南北宽约20公里,主峰海拔1715米。峰峦危峭,山脊如刃,人马践坠,经宿复初;人乘沙流,有鼓角之声,轻如丝竹,重若雷鸣,故称“沙岭晴鸣”,为敦煌八景之一。
第一泉石碑
碑高2.6米,宽0.7米,下宽1.1米,正面镌刻“第一泉”,背面镌刻“爱敦煌”,树立于月牙泉畔,为景区增添一景。
月泉古柳
(旱柳)(拉丁学名:Salix matsudana Koidz),杨柳科柳属,栽植于1892年,至今已有120多年历史,树干高3.14米,干围2.86米。月泉古柳几经风雨,百年沧桑,树干心枯皮活,是鸣沙山月牙泉变迁的唯一历史见证者。
药王庙遗址
发现于上个世纪90年代,从出土的木制功德碑确认是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的药王洞,为纪念药王孙思邈而建。主殿为砖砌洞窟建筑,高宽均为3米,长度6.2米,窟前为西结构庑廊,全部塌毁,残存的檩柱多已腐朽。洞内的泥塑已不存在,洞北壁背光为“红王诊龙治虎”的悬雕,东壁为山水花鸟悬雕。因无法保证悬雕在现有环境下的保存,现已将遗址回填。
夫妻柳(旱柳)
是同根系长出的两株相互依偎的旱柳,被称为“夫妻柳”。它们在鸣沙山月牙泉陪伴下共度无数寒暑岁月,成为游人驻足留恋的大漠一景。1997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沙尘暴袭击了历经劫难的“夫妻柳”,不幸从根部折断。后在工作人员的精心呵护下,起死回生,重现枝繁叶茂,形如一对恋人繁育出了更为强盛的下一代。
鸣月广场牌坊
仿唐宋古建筑,整体成“八卦”形,顶上是一对头喙相向展翅飞翔的鸽子形状,两侧是两扇从中心向侧前延伸出去的屏风,正面上方题写的“鸣沙山月牙泉”匾额。
民俗博物馆
建筑面积4300平方米,古堡式建筑结构。馆内汇集了敦煌民间建筑、生活习俗、传统文化的精髓,其布局沿袭了敦煌民间传统宅院的风格,陈设有反映敦煌近代民间生产、生活、宗教、文化等内容的大量展品,是集中展示近代敦煌民俗文化的基地。
鸣沙山
以东是三危山,以南是黑石峰山,以西为戈壁和库姆塔格沙漠。携带沙质较多的西风和北风在这里受到山体的阻拦,使风中的沙粒沉降下来,久而久之便形成了鸣沙山。最为神奇的是风力作用使鸣沙山“经宿风吹,辙复如旧”,总是保持着一定的高度和不变的形态。千百年来不知有多少人登上去又滑下来,但鸣沙山依旧巍然屹立,鸣沙之声仍然不绝于耳。
鸣沙山月牙泉景区还有许多特色活动和体验项目,如骑骆驼穿越沙漠、滑沙、直升机游览等。这些活动让游客可以更加亲近自然,感受大漠风情和当地文化。游客可以直接爬上鸣沙山,欣赏完景色后,选择滑沙下山。当你从山顶下滑时,会听到“咚咚咚”的响声,似敲锣打鼓,让人胆战心惊又颇感刺激,鸣沙山因此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