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大佛,又名凌云大佛,它位于岷江、青衣江和大渡河三江交汇之处。建造从公元713年修建到公元803年,历时90年,历经三代建造者,四位皇帝。大佛坐像通高71米,头顶上有1051个发髻,额头宽度为10米,鼻子长 5.6米;颈高3米,肩宽28米,指长8.3米,脚背宽8.5米。
乐山大佛开凿于质地疏松容易风化的红砂岩上,历经一千多年的风雨,依旧保持着雍容的盛唐风貌,除了历代的维护,还得力于大佛本体设计巧妙的排水通风系统。大佛的发髻在第4层、第9层和第18层分别有三条排水沟,有效减免了雨水对大佛面部的直接冲刷,同时,大佛的衣纹线条也是隐蔽的排水沟。在大佛的耳朵和肩膀背后凿有通风洞穴,有效缓解了岩体渗水对佛身的侵蚀。大佛阁的覆盖也对大佛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大佛阁存世四百多年,于宋元之际损毁,今天我们看到的乐山大佛已曝露在天地间800余年。
景点:
乐山大佛、海师洞、巨型睡佛、凌云寺、濠上大桥、灵宝塔、璧津楼、千佛岩摩崖造像、唐代药师佛也叫东林佛、碑林、东坡楼、苏园、桫椤沟、梅园、千峰祖师洞、凌云山道吉祥路、凌云栈道、牌坊、兜率宫、乌尤寺、龙湫虎穴、载酒亭、九曲栈道、月榭、罗汉堂、麻浩渔村、麻浩崖墓、博物馆等。
乐山大佛:
佛像建造的发起人是“高僧海通禅师”。“高僧海通禅师”是贵州人,在凌云山结茅修行。他看到三江水肆虐,常发生船毁人亡的悲剧,于是立志开凿大佛,欲仰仗佛法,减煞水势,永镇风涛。于是“高僧海通禅师”遍行大江南北、两湖淮海等地,筹集人力财力,于公元713年,动工开凿。当时弥勒佛像作为武周时期广泛流传的佛像代表,自然成为“高僧海通禅师”造像的首选。当大佛头、胸初具雏形,“高僧海通禅师”就圆寂了,大佛工程第一次停工。
公元739年至公元746年,剑南节度使章仇兼琼捐出俸银20万两主持大佛续修,同时唐玄宗颁布“诏赐麻盐之税,实资修营”,支持大佛修造。当佛像开凿至膝盖部位时,章仇兼琼迁任户部尚书,工程因耗资巨大而再次停工。
直到40年后,也就是公元785年至公元803年的19年里,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捐俸银50万两,完成了大佛膝盖以下的雕刻,包括莲花座和礼佛平台。他还开凿了大佛左右外壁高18米的两龛力士造像和大佛右侧岩畔上的摩崖《嘉州凌云寺大弥勒石像记》石碑,同时修建了大佛阁,使得大佛“趺足成形,莲花出水,如自天降,如从地涌”,终于在公元803年(唐贞元十九年)全部完工。
海师洞:
海师洞原是一座东汉时期的崖墓遗址。相传,第一代主持开凿大佛的唐代“高僧海通禅师”就住在这里。海师洞洞深10米,洞口这尊海通 “抉目捧盘”的雕像,讲述的则是这位“高僧海通禅师”传奇的故事。在凌云山结茅修行,在长年累月的修持中,他眼见三江不时吞噬过往船只,不由心生慈念:倘若凌云山就是一尊佛,眼前这三江还能这么肆虐吗?他就做出了一个从此改变嘉州命运的决定:开凿一尊与山齐高的弥勒大佛!于是,海通和尚遍行大江南北、两湖淮海等地,筹集人力物力财力,于公元713年,动工凿刻乐山大佛。这项浩荡的工程惊动了嘉州的知州要求海通将募集的资金交由官府来操办。有人说这个知州是个贪官,是想个人私吞这笔巨资。海通任凭威逼利诱,也不愿交出钱来。州官拿他没办法了,只好恶言诽谤。海通和尚义正言辞,说我心中无欲,目中无物,说完海通和尚一手捧盘,一手挖出双眼。这就是历史上“自目可剜、佛财难得”的说法。
巨型睡佛:
又称“隐形睡佛”,这一自然景点,位于乐山城东侧的三江(岷江、青衣江、大渡河)汇流处,形态逼真的佛头、佛身、佛足由乌尤山、凌云山和东岩联禁而成,南北直线距离约1300余米,头南足北仰卧在三江之滨。巨型睡佛之“佛头”最为惟妙惟肖,乌尤山为“佛头”,景云亭如同“睫毛”,山顶树冠各为“额、鼻、唇、颌”,富有神采;凌云山栖鸾、集凤两峰为“佛胸”,灵宝峰是其“腹和大腿”,就日峰是其“小腿”,东岩南坡则为其“脚”。令人颇为观止的是,举世闻名的乐山大佛正好端坐在“巨型睡佛”腋部的深坳处,似乎正好应验了唐代雕佛者寓意的“心即是佛”和古代民间“圣人出于腋下”之说,形成了“佛中有佛”的奇观。
凌云寺:
在凌云山顶,被凌云九峰环抱,寺宇辉煌。因是大佛所在,所以又叫大佛寺。凌云寺创建于唐代,多次毁坏,现存凌云寺是清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重新修建的。寺外两侧分列着四通石碑,记载了明清两代重修寺宇的过程。
凌云寺是由天王殿、大雄殿、藏经楼组成的三重四合院建筑。天王殿正中塑像为金玉弥勒坐像,重33吨,所用汉白玉石采自名山之巅,两旁分列四大天王像,采用健陀罗风格建造。天王殿后为韦驮龛,供奉木雕帖金的护法神韦驮。大雄宝殿为清代建筑,殿内正中端坐释迦牟尼三身像(法身、应身、报身)。两旁分列十八罗汉像,殿后为菩萨殿,正中塑净瓶观音像,两边分列文殊、普贤、地藏和大势至四菩萨像。藏经楼为民国时期所建,是中西方建筑的融合产物,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濠上大桥:
这座长虹卧波的大桥,就是连接凌云山和乌尤离堆的“濠上大桥”。 大桥全长98米,宽5.9米,由“三拱、四亭、二廊” 基本结构组成。
灵宝塔:
又名凌云塔,因其耸立在凌云寺后的灵宝峰顶,故以山峰命名。塔建于唐代,砖砌而成,坐东向西,高29.29米,共十三层。根据佛教理论,第一层象征“地”,第二层象征“世间”,第三层象征“三界”。灵宝塔的每层四角翘檐上各安装了 1个风铃,总共挂了 52 个风铃。风铃用铁翻砂铸成,每个重量约10 公斤。根据山川形势,修建此塔的目的,主要还是作为三江合流处的标志。高71米的大佛是为了镇水保平安,灵宝塔则作为航船标志,使船工提高注意力,以便安全渡过急流险滩。所以说,灵宝塔是嘉州古城的一座标志。
璧津楼:
雄踞在凌云后山的山道上。从山顶俯视,好似于青山绿水间突然出现的世外仙境。从山下仰视,又不失“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具有明清寺庙建筑的特色,牌楼正坐石阶,右面沿崖端建有15米长廊,左面向上依次排列三层楼房,有一小院落。整个璧津楼参差而紧凑,碧瓦朱楼,组成一个辉煌秀丽、雄壮雅致的仿古建筑群。
千佛岩摩崖造像:
位于大佛景区北门临江崖壁,唐代凿刻。在长70米、高10米的崖壁上分布方形、长方形佛龛72龛,造像有佛像、菩萨、塔、经幢等。造像造型生动,题材丰富,有弥勒佛、三佛、千佛、西方净土变、释迦多宝并坐、千手观音、塔;组合有一佛三尊、五尊、七尊等。其中弥勒造像数量较多,地位突出,如编号119和134龛造像规模大,都以弥勒佛为主尊,凸显了与乐山大佛的关联和弥勒信仰的盛行,是乐山大佛石窟造像艺术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
唐代药师佛:
也叫东林佛,唐代药师佛造像位于大佛景区望云峰下,原址在乐山市中区关庙乡东林村。为确保唐代文物安全,由乐山大佛景区管委会对此三尊唐代石刻佛像经两个月的精心修复,异地保护至此。
药师佛是佛教中东方琉璃世界之佛主,民间 视为主掌平安、幸福、健康之佛。此造像通高4.5米,比例匀称,气度非凡,体态丰润、古朴,与傍二胁侍同为盛唐石刻之珍品。佛像后背石壁上镌刻清代著名书法家赵熙所书《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全文285字,两旁“福”、“寿”二字直径1.2米嵌于左右崖壁,其中浮雕大“寿”字为清代名人康有为之手迹,此景堪称佛、经、字三绝。
药师佛石像前,设有香炉,旁立碑刻,供人观瞻拜谒。造像左旁,建有静观亭。“静观”二字集大书法家王羲之手书,四周林木苍翠,环境优雅,亭廊内外设有茶座,是游人登山、小憩、赏景绝佳之处。
碑林:
陈列有古今名人书法碑刻195通,大多数是由大佛景区馆藏墨迹拓刻而成,其中有不少珍品,如:苏东坡、黄庭坚、郑板桥,以及近现代的康有为、赵熙、郭沫若、赵朴初、李一氓、关山月、千家驹等等人的手迹题刻。碑林选用的碑石均为质地优良、色泽暗红的雅石,被称为“雅安红”。
东坡楼:
是凌云山著名古迹之一,原名“载酒堂”又改名“东坡楼”,始建于宋朝,多次维修。现在的东坡楼为重檐砖混木结构,建筑为一组别开生面的楼、庙、廊、亭古建组合庭院。楼下正中,为1980年新塑的东坡斜倚坐像。右侧,墙壁嵌刻的是苏东坡诗碑,左侧墙嵌刻的是苏东坡手书的欧阳修《醉翁亭记》。塑像后的正壁,嵌刻苏东坡《丰乐亭记》,林林总总10余通碑刻,都是清代以来的石刻碑记,其中,尤以道光年间所刻的图画像最为精美,这些图画都是苏东坡的代表作,有梅菊四幅及东坡笠屐图,展示了这位大文豪无与伦比的书画才情。
苏园:
是为纪念苏东坡而建的园林,苏园的仿古建筑古朴典雅,结构巧妙,园中瀑流、水池、小桥、假山、碎石道纤巧曲回,与周围山色、植被浑然一体。上百株梅树散植于园内,每当梅开时节,红梅、腊梅、白梅竞相开放。
桫椤沟:
从碑廊旁沿阶而下,一条小道曲径通幽,便到了由丹霞、兑悦、祝融三座山峰交汇而形成的沟谷地段——桫椤沟。因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土壤潮湿,此地大量生长着蕨类植物。属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恐龙时代的桫椤就生长于此。沿石板小径款款而行,两旁桫椤树密密匝匝,布下层层深幽的绿网,成为景区内的又一奇景。
梅园:
从乐山大佛背后穿行,经海师洞登石阶而上,从园门进入梅园。梅园是为纪念陆游而建。梅园是由亭、廊、院相连,倚山取势而建成的一处具有中国古典私家园林特色的园林景观。其仿古建筑古朴典雅,结构巧妙,园中瀑流、水池、小桥、假山、碎石道纤巧曲回,与周围山色、植被浑然一体。上百株梅树散植于园内,每当梅开时节,红梅、腊梅、白梅竞相开放。
千峰祖师洞:
佛教中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之说。这位千峰禅师就是立地成佛的化身。在灵宝峰下一天然崖洞立碑塑像,洞壁镶嵌有记载千峰禅师功德故事的碑刻,供人观瞻拜谒。
凌云山道吉祥路:进入石窟山门,通往乐山大佛的两条游山道均为青石铺成。一条是从山门蜿蜒直至凌云禅院大门,长约480米,共计台阶333级,它象征着弥勒所居兜率内院讲经说法之三十三天,“333”又隐寓民间“升、升、升”或“连升三级”之意。另一条是在其后葱茏绿荫之中,从“喜生弥勒洞”侧曲折迂回到灵宝峰“观景台”,长约380米共计石梯338级,暗寓民俗:“升、升、发”之意,行走期间妙趣无穷。凌云山道堪称为“神圣之路”、“吉祥之路”。你在穿越千山万水,走遍海角天涯之后,再登凌云山,朝拜“未来佛”,一步一个脚印地攀登,心中的祈愿将展翅凌云,伴您踏上美好幸运的旅途。
凌云栈道:
被人们誉为“崖壁上的交响诗”。它削壁穿洞,架虚构空,藏奇露险,蜿蜒曲折,似一条腾空而起的巨龙,隐藏在乐山大佛左侧栖鸾、兑悦两个山峰的悬崖绝壁间。栈道全长500米,北端与大佛相连,南端与壁津楼相连,与大佛右侧的九曲栈道一起构成一条回环曲折的旅游路线。绕过佛脚,穿“洞天”,便到了栈道北端。相传这里龙王三太子求学于苏东坡的上山路径,因此被称为“三太子入海处”。
往前是一段悬空架设的“百步栈道”走在悬空栈道上,脚下滔滔江水,浪涌翻卷。过悬空栈道,攀“窄宽”、“低高”的险坡,上“天梯”。便可到松韵亭小憩。距松韵亭10米处有一独立的巨石,高30米,人称“降魔杵”。
离松韵亭前行,数十步便到了栈道南端一方亭,名“兑悦”。亭为凿栈道时所建。因分为上、下两层,又名“子母亭”歇息于亭中,抬头苍峰屏峙,低首流水潺潺;回首望,栈道蜿蜒曲折。
牌坊:
牌坊采用雅安大理石雕刻而成。牌坊立柱上所刻四大天王注重西方传统雕塑和古印度神明的原始造型,牌坊中间高,两边低,代表弥勒和两边大乘天和法华林的二菩萨,形成“弥勒三尊”的寓意。牌坊正面和背面雕刻有经幢、供养菩萨以及飞天雕像,吸收了敦煌、龙门、云岗、麦积山异域风格,形成一种烘云托月的氛围。牌坊正面依据《弥勒上生经》所述,反映的是“兜率净土”的情景。背面描绘的是《弥勒下生经》所述的“娑婆世界”,匾额为“人间净土”四个大字,两侧分别刻“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两句古话,表现菩萨“自觉觉他”的精神。
兜率宫:
于明代开凿,内有弥勒佛像一尊,高约2米。凌云山主供弥勒佛,自然少不了兜率宫。兜率宫也称兜率天,梵语意译为妙足天、知足天、喜足天、喜乐天等。弥勒居住的地方,是欲界六天的第四层天,这里的一切妙不可言。人间四百年光阴,兜率天不过区区一昼夜,说明没烦恼的日子过得快。《弥勒上生经》中写到,若皈依弥勒并念其名号者,死后往生此天。
乌尤寺:
乌尤山景色幽美,俗话说:天下名山僧占多。如此钟灵毓秀之地自然有名刹坐镇。山上便有千年古刹乌尤寺。乌尤寺原名正觉寺,创建于唐代至德、乾元年间,后来寺随山名,更名为乌尤寺,距今约1300多年,比乐山大佛建成最少要早半个世纪。正觉寺的创建人是唐代僧人惠净。据传,他结茅山中,十年不下山。山顶上建有结茅亭,亭壁上刻着“唐惠净上人结茅处”八字,意在表明,惠净是乌尤寺始祖。
宋末元初改朝换代的战争中,乌尤寺遭毁。明代景泰、成化年间,由乐山杜、胡二姓族众集资,先后建造弥勒殿、大雄殿、无量殿、乌尤殿。明朝年间,知府魏瀚又建旷怡亭。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四十二世方丈东仑重修乌尤寺,开坛传戒。 1902年,四十三世方丈朗清增补乌尤寺客堂,修聋山门楼阁。僧俗两界前赴后继,历经千余年,终于建成了乌尤寺。殿宇共有七座,都集中在乌尤山上。现寺中保存完整的殿宇建筑主要有天王殿、弥陀殿、大雄殿、观音殿、罗汉堂、乌尤殿等。乌尤寺依山取势,高下相间,布局巧妙,在我国寺庙建筑中别具一格。
龙湫虎穴:
龙湫原为凌云山中一景,因山顶流泉积水成潭,在大石耸立的悬崖绝壁之间,大自然神工鬼斧,造就风景一绝。相传,古时凌云山常有猛虎出没,山下江河中也有蛟龙翻腾,二者后来受到佛法感召,石龙潜入“龙湫”、石虎进驻“虎穴”。旁边的石刻青龙和汉白玉石虎皈依伏法,成为守护民间的瑞兽。
载酒亭:
北宋元祐五年(公元1090年),原汁原味的载酒亭经不住岁月的蹉跎,早已经消失于历史云烟。现在这座载酒亭是今重新修建的。亭子对面,明朝崇祯年间嘉州太守郭卫宸题写了“苏东坡载酒时游处,”来纪念苏轼这位天下才子。
苏东坡任杭州太守,曾作《送张嘉州》一诗。诗中回顾当年曾驾一叶扁舟,尽情遨游在嘉州三江水面,感慨道:“但愿身为汉嘉守,载酒时作凌云游。”后人为表景仰之情,取其诗意,专门修建了“载酒亭”,恭候东坡先生故地重游。
九曲栈道:
乐山大佛右侧的石壁上有一条险峻的栈道,自上而下盘旋至大佛脚,这便是著名的“九曲栈道”是与修建佛像同时开凿的。与当下许多网红玻璃栈道不同是,九曲栈道更多了历史沉淀,更多了些许禅意。栈道第一折处的“经变图”雕刻精细,形象生动,线条优美,并刻有楼台亭塔,是研究唐代建筑和石刻艺术的宝贵资料。九曲栈道最宽处1.45米,最窄处0.6米,共217级石阶,沿着岩壁曲折而下,几乎在每一个拐角处你都可以看到游客驻足停留,因为每一处拐角都能看到不同的风景看山,看水,看佛,看城,看船,看人...相映成趣。佛说:观天地,念非常,前方是尽头,希望在转角,愿您能在九曲栈道离“大佛”最近的转角里走出尽头,找到希望。
月榭:
是一组由亭、廊、院组成的仿古建筑,正对大峨山。
罗汉堂:
原为乌尤殿,因塑有500罗汉,故名罗汉堂。清宣统元年扩建,毁损殆尽,1986年后新建的罗汉堂建筑面积为1189平方米。堂正中塑有四面观音,金光闪烁,令人敬仰。殿内500罗汉每尊高1.35米,宽0.66米,一尊一貌,喜怒哀乐溢于其表,各有神韵。
麻浩渔村:
麻浩河位于凌云山、乌尤山之间,河畔有麻浩渔村,是一座造型独特的船型仿古建筑。渔村建筑的原型,源于犍为的罗城古镇。这座船型建筑是穿斗木结构,石板铺地,镂花门窗,青瓦覆顶。船体全长近114米,宽近30米。“船头”枕靠壁津楼,“船尾”接驳麻浩崖墓,从高处往下看,宛如一艘乌篷船停靠于茂林修竹之间。麻浩渔村集一街一市于一“船”之内,形成了“船是一条街,街是一条船”的景观。
麻浩崖墓:
崖墓是两汉时期广泛流行于乐山的一种墓葬形式,具体做法就是将逝者封存到山体墓室中,墓室的形式完全仿照逝者在世的住宅,其主旨体现的是“事死如生”的孝悌观念,是汉朝忠孝文化表现在丧葬中的一种世俗风情。
是乐山东汉崖墓墓群中最集中、最具代表性的墓葬群,加之地处凌云寺和乌尤寺两大寺庙中间,成为博物馆选址的首选。整个墓群在长约200米、宽约25米的范围内,一共有崖墓544座,墓门披连,密如蜂房,极为壮观。
乐山汉崖墓博物馆以一号墓遗址为主体,左右两侧陈列室分别是“乐山汉崖墓概况”和“崖墓表现的汉代生活”两部分,展示了乐山汉崖墓出土的铜、铁、陶、石器中的精华和部分石刻画像题记等。
博物馆:
位于大佛景区入口处,面积1.85万㎡。博物馆依山而建,外观色调与本土红砂岩色调一致。外形吸收乐山崖墓结构元素,体现了乐山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现代建筑与自然有机融合,,体现了天人合一的设计理念。
博物馆现有乐山大佛陈列馆、陶瓷石刻艺术馆、书画艺术馆三个展厅和一个汉代崖墓遗址展示区,展出的国家珍贵文物达两百余件,陈列馆分为盛世兴佛、历久弥新、传承弘扬、光明普照四个部分,讲述了乐山大佛凿造的历史背景、建造工艺、历代修缮与保护,以及乐山大佛的文化精髓。陶瓷石刻艺术馆,陈列了历年乐山崖墓出土的汉代精品文物。书画馆分为三个部分,即当代文豪郭沫若的书法作品展示、嘉州画派创始人李琼久先生的书法画作,以及历代名家的书画作品。
乐山大佛是一座具有重要历史和文化价值的古代石刻艺术珍品,也是乐山市的标志性景点之一。在这里,游客可以感受到古代艺术的魅力和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