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博物院,湖南省最大的综合性历史艺术类博物馆。该博物院始建于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今馆址为其新馆,启用于2017年11月29日,2022年7月30日由湖南省博物馆更名为湖南博物院,院舍总面积110556.3平方米(其中本院陈列大楼91252平方米,南院10408平方米,在建博物院汨罗基地8896.3平方米)
有馆藏文物57万余件(套),尤以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文物、商周青铜器、楚文物、历代陶瓷、书画和近现代文物等最具特色;湖南博物院共设长沙马王堆汉墓陈列和湖南人——三湘历史文化陈列两个基本展览,定期举行特别展览和交流展览。
湖南博物院致力于文物保护、研究和展示工作。除了常设展览,博物院还定期举办各类临时展览,介绍湖南地区的历史、民俗、艺术等方面的内容。博物院还开设了教育活动、讲座和研讨会,为观众提供了更深入了解湖南文化的机会。
立足馆藏,积极开展保护利用文物的技术攻关和实践,在金属文物去锈加固修复、陶瓷类文物保护修复、纸质文物修复等方面均取得了一定成果,在漆木器脱水研究、纺织品保护与清理、马王堆型湿尸保护等方面拥有全国领先的技术。
三楼展厅永久陈列
长沙马王堆汉墓陈列:
马王堆汉墓是西汉初期长沙国丞相利苍及其家属的墓葬,位于中国中部湖南省的长沙市。1972-1974年,考古工作者在这里先后发掘了3座西汉时期墓葬。墓葬的结构宏伟复杂,椁室构筑在墓坑底部,由三椁、三棺及垫木所组成。木棺四周及其上部填有木炭,木炭外又用白膏泥填塞封固。墓葬内的随葬品十分丰富,共出土丝织品、帛书、帛画、漆器、陶器、竹简、印章、封泥、竹木器、农畜产品、中草药等遗物3000余件。
二楼展厅永久陈列
湖南人:
本陈列从“湖南人”第一人称的自身来展示湖南的历史与文化,分别向观众解读湖南人生活的自然环境与发展轮廓是什么样的?
第一部分“家园”;接着展示这里生活着一群什么样的人,现在的湖南人是如何形成的?
第二部分“我从哪里来”;然后诠释湖南人是如何获取生活资源的?
第三部分“洞庭鱼米乡”;他们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生活状况以及相关生活习俗,
第四部分“生活的足迹”;最后提炼总结出湖南人的精神气质是什么?
第五部分“湘魂”。
五部分层层递进,彼此融为一体,十分自然地做到展览要“见人见物见精神”的目的。
三楼专题展厅
扇里-扇外展
展览将以呈现扇画意境与扇外情谊作为切入点,揭示扇面的文化内涵。扇画题材广泛,花鸟、山水、人物、诗词皆可入扇,方寸间随形布局,展现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美。而在扇画意境之外,扇子本身又多了一种文化实用价值,文人墨客借扇抒情,以扇相赠,笔端描绘的景致、书写的诗句都传递着作者的情绪与心意,受赠者在欣赏、把玩扇子的同时便能感受到这份情谊。
湖南博物院扇面藏品以清至民国时期为主,其中湖湘名士作品极为丰富,本次展览除了从传统题材来展示扇面艺术外,还将从湖湘地域文化视角来深挖扇面的文化底蕴。“开合清风纸半张,随即舒卷岂寻常”,让我们共同走进扇画艺术的情与景,重拾扇面雅趣。
三楼专题展厅
方圆之境-铜镜展
甄选湖南博物院院藏铜镜中200余面形态风格精绝于时代者,基本涵盖战国至明清等各个历史时期的主要镜种,旨在通过对不同时代铜镜的造型、纹饰、铭文等的展示,体现铜镜发展脉络,揭示铜镜延续数千年的旺盛生命力,发掘其文化内涵。
明镜所以察形,述古所以知今。铜镜对于今天的我们而言,如同方方圆圆的窗口,由此可以窥见古人的生活、科技、艺术及审美情趣等。
馆藏国宝
素纱襌衣:
曲裾素纱禅衣,西汉早期文物,衣长160厘米、通袖长195厘米、袖口宽27厘米、腰宽48厘米,衣重48克,1972年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
在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椁室西边箱出土的一件竹箱内随葬了软侯夫人辛追生前所喜爱的时装,其中2件薄如蝉翼、轻若烟雾的素纱禅衣特别引人注目。其衣料为轻薄的没有染色的平纹方孔丝织物素纱,经测算,其用纱料约2.6平方米,如果除去较厚重的用作衣领、衣袖、衣襟缘边的绢,其重量只有20多克,每平方米衣料重仅12-13克。
辛追(约前217年~前168年),生于秦始皇五年(前217年),是长沙国丞相利苍的妻子,育有一子利豨;死于汉文帝十二年(前168年),享年50岁。
于1972年出土于原长沙市东郊浏阳河旁的马王堆1号墓。时逾2100多年,形体完整,全身润泽,皮肤覆盖完整,毛发尚在,指、趾纹路清晰,肌肉尚有弹性,部分关节可以活动,几乎与新鲜尸体相似,是世界上保存最好的湿尸,也是具体表现中国汉朝上层社会文化、生活的活体见证 。
湖南博物院是一个集历史、艺术、自然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是了解湖南地区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了解更多欢迎进馆参观。